儲戶多拿4萬多,返還!
銀行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儲戶300元存款誤存為49000元,要求儲戶歸還時遭拒,銀行方面將該儲戶告上法庭。12月5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法院清水法庭開庭審理了一起不當?shù)美m紛案件,法院認定客戶屬不當?shù)美麘诉。此案件引發(fā)網友對“離柜概不負責”的熱議。(12月9日《北京青年報》)
給弱勢者多點保護
事實很清晰,但仍有不少網友頗感不平,關注點便是人們熟悉的“離柜概不負責”的銀行規(guī)定。他們指出,一旦取得“不當?shù)美?rdquo;的是銀行,儲戶實際上很難順利地要求銀行“返還不當?shù)美?rdquo;,有時會被銀行以“離柜概不負責”為由拒斥。
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我們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對儲戶權益給予保護,確保在此類糾紛中銀行不敢不能“離柜概不負責”。當出現(xiàn)銀行與客戶有不當?shù)美m紛時,我們不妨從“有利于弱勢者的最大利益”這一公平正義原則出發(fā),讓銀行承擔更多舉證責任,讓作為弱者的客戶得到更多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平息網友的爭議,也符合相關公平正義原則,契合法治精神。
鄭婷影
從點滴養(yǎng)成誠信習慣
銀行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儲戶拒絕歸還的事件,盡管從法律的范疇而言,儲戶僅是觸犯了《民法總則》中的不當?shù)美麠l款,但在法律層面之外,儲戶更違背了一個全體居民共同的生活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社會道德。
誠信作為是市場經濟領域中基礎性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guī)范,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證”。儲戶對不當?shù)美木芙^歸還,也反映了其自身的法律意識淡泊和對誠信的忽視。尤其是在我國加強征信制度建設的當下,時刻審視和規(guī)范自己的信用行為,不因一時的利益,而忽略掉了社會道德與法治,是每個公民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因此,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應當時刻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法律意識,從點滴不斷提升道德素質水平,達到欲望和理性的平衡統(tǒng)一,這樣才能收獲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彭茂洋
放下姿態(tài),提升服務
作為天天與金錢打交道的銀行機構,出現(xiàn)如此的失誤,實乃不該。但是,司法機構的判決是依據(jù)《民法總則》:“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也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公平客觀。
不過,許多網友對銀行的這一波操作感到憤憤不平,銀行“離柜概不負責”的規(guī)定,在實際中只約定儲戶,卻不進行自我約束,往往得不到真正平等公平的對待,似乎銀行比較強勢,而用戶相對弱勢。如今,各個銀行機構推出各類金融服務,業(yè)內競爭十分激烈,比起以前,一些銀行壟斷性的業(yè)務越來越少。為了獲得良好發(fā)展,銀行就更應該放下昔日的“傲嬌”姿態(tài),努力優(yōu)化服務,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多方便,當然更不能讓“離柜概不負責”這樣的“霸王條款”繼續(xù)存在下去。畢竟,只有回歸服務本質,才能贏得肯定。
吳奕鎮(zhèn)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