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或成出行新選擇
共享汽車或成出行新選擇
如何使用、如何收費……記者親身體驗為你答疑
閱讀提示:
“外觀小巧時尚,我早上有急事, 但路過這里還是被吸引住了。”近日, 記者在市區(qū)萬隆城廣場看到,由河源 市先行科技有限公司投放的共享汽 車,以其時尚的外觀,靈活方便的使用 方式,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記者 留意了一下,不到半個小時,就有兩輛 共享汽車被市民開走。
市民對共享汽車接受度高 暫不支持蘋果手機用戶使用
看著不少熱情的市民將共享汽車 開走,記者也嘗試著體驗了一下共享 汽車。首先需要掃描車身的二維碼安 裝手機客戶端(“一步出行”APP),然后 在APP 上注冊和上傳身份證、駕駛證 正副本進行資格驗證,在等待系統(tǒng)后 臺審核通過后,還需繳納1000 元的押 金。此后便可以通過掃描車身的二維 碼,進行解鎖,開走汽車了。
共享汽車頗受市民喜愛。
據(jù)悉,共享汽車按照半個小時12 元,一天120 元封頂?shù)挠嬞M方式,比傳 統(tǒng)的租車方式便宜不少,既省錢又環(huán) 保。在使用完汽車之后,只需要將車 輛停至運營區(qū)域內(nèi)(源城區(qū))的公共停 車位上即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市 民在使用共享汽車時,需注意車輛電 量和計算好出行里程,車輛滿電時大 約可行駛約150 公里,但電量低于30% 時需停止用車,以便工作人員調(diào)度車 輛充電。
據(jù)河源市先行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人員介紹,目前,該公司在河源投放了 25 輛共享汽車,河源市民對共享汽車 的接受度還是相當高的。根據(jù)后臺信 息顯示,從春節(jié)前該公司投放共享汽 車進行公測開始,僅前兩日APP 的注 冊用戶就超過1000 人,幾乎每輛車每 天都會被市民使用至少一次,如果是 周末,使用率還會更高。此外,針對不 少市民關(guān)心的使用和押金退還等問 題,工作人員也進行了回應。由于共 享汽車目前仍處于公測階段,正在對 測試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改進,優(yōu)化用 戶體驗,所以APP 還未正式上架各應 用商店,暫時也不支持蘋果系統(tǒng),蘋果 手機用戶需等正式投入使用后才能使 用。同時,由于使用汽車可能會涉及 違章罰款、扣分、刮擦等情況,后臺確認處 理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押金會在最后一 次訂單完成后20個工作日左右退還。
共享汽車能否成潮流 各方態(tài)度不一
隨著共享單車等共享經(jīng)濟成為社 會發(fā)展的重大趨勢,不僅讓市民出行 更加方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對緩 解城市交通壓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對于河源共享汽車能否如共享 單車一樣成為潮流,各方態(tài)度仍然不 盡一致。
市民羅女士告訴記者,她對共享 汽車的到來感到十分開心。因為家里 只有一輛車,但基本都是老公在用,有 了共享汽車,不僅出行更加便利和靈 活,也省去自己買車的保險和保養(yǎng)等 成本。
滴滴司機吳先生認為,共享汽車 后臺能審核的只有駕駛?cè)说母鞣N信 息,會不會存在不太會開車的人,拿共 享汽車練練手的情況,或是使用人數(shù) 過多之后,車內(nèi)環(huán)境狀況變差,影響駕 駛體驗,這都有待觀察。
記者也采訪到了多個政府部門, 但是基本都對共享汽車的到來持保守 的態(tài)度。因為新能源的共享汽車雖然 符合市政府大力倡導的綠色出行方 式,但在河源道路資源緊缺的情況下, 市民出行主要還是選擇公共出行,有 限的共享汽車對能否減少市區(qū)交通擁 堵、有效減少空氣污染起到多大的作 用,仍需進一步觀察。
“一步出行”共享汽車使用流程
使用前:
1、下載“一步出行”手機APP,安 裝并注冊。
2、掃描“一步出行”車身二維碼, 在個人中心上傳本人持身份證照片和 駕駛證正副本照片審核。
3、繳納會員用車押金1000 元。
4、“一步出行”手機APP 掃碼開門 用車,坐到駕駛位調(diào)節(jié)好座椅、后視 鏡,并系好安全帶。
5、踩住剎車,長按“一鍵啟動”按 鈕,直至儀表上“READY”綠燈常亮, 表示車輛啟動成功。(注意:“READY” 燈不亮,儀表和顯示屏打開只是通電 狀態(tài))
6、踩住剎車,放手剎,掛檔使用車 輛。(N-空擋,R-倒擋,D-前進擋。)
使用后:
1、踩住剎車,把擋位掛到空擋-N 擋,拉起手剎。
2、踩住剎車,按“一鍵啟動”鍵熄 火。
3、解開安全帶,調(diào)整座椅,下車并 確認車門關(guān)好,在手機APP 上選擇“鎖 門”或“我要還車”按鈕。
4、鎖門成功后,支付訂單。
本報記者 彭茂洋 蘇遠龍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