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區(qū)4條次干道將升級改造 行車道將普遍拓寬
相比起老城區(qū),河源新市區(qū)的交通道路在規(guī)劃建設標準上普遍更高,無論是道路寬度、停車位數量還是地下排水排污設施,都要優(yōu)于老城區(qū)。不過,拋開幾條重要的主干道不說,新市區(qū)仍有一些次干道交通通行能力較為薄弱,比如目前僅有雙向兩車道的文明路,每到上下班時刻,道路都顯得非常擁堵。
近日,市長彭建文組織召開市城市規(guī)劃委員會工作會議,討論的其中一個議題就是研究解決新市區(qū)次干道交通擁堵問題。記者了解到,市相關部門已經編制了新市區(qū)大同北路、新風路、長安街、文明路的提升改造初步方案,改造的方向均為擴寬車行道,以及優(yōu)化地下排水排污管道。這4 條道路將在未來方案正式敲定后逐步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同北路與新風路互相平行、長安街與文明路互相平行,且大同北路又與長安街,新風路與長安街、文明路互相垂直相交,“兩縱兩橫”的4條道路在局部地區(qū)形成了“井”字型路網。因此,待道路提升改造結束后,該片區(qū)的交通通行能力將大大增強。
據了解,除了擴寬行車道,為了解決“水浸街”等問題以及提升城市道路景觀水平,我市在開展上述4 條道路提升工程中,還將著力改造地下雨、污排水管道系統(tǒng),整合綜合管線及高壓線下地,以及改造道路照明系統(tǒng)和完善標識牌等交通設施。
據悉,按照目前的初步方案,我市實施4 條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總投資或將超過 1.8 億元。另外,由于大同北路和新風路對分流新市區(qū)南北走向的車流作用巨大,因此,不管上述工程何時啟動,我市都不會同時對大同北路和新風路進行改造,避免影響群眾的日常出行。
彭建文在會議中指出,這4 條道路位于新市區(qū)目前人流最集中區(qū)域,行車難、停車難問題突出,必須啟動提升改造工程加強道路通行能力。他強調,上述道路的改造要與周圍片區(qū)的給排水系統(tǒng)改造緊密結合,尤其要注意解決“水浸街”問題;要本著節(jié)約原則,盡量保留道路原有的行道樹。
目前,市相關部門針對4 條道路制訂的提升改造方案均為初步方案,往后或將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調整。
大同北路
該路段位于新市區(qū)中心,是政府機關、學校、住宅區(qū)等集中區(qū)域內的重要南北向交通次干道,交通流量大。目前,大同北路路面狀況一般,局部段有開裂、爛板。此次改造為大同北路紅星路至永和路段,改造長度約1.265公里。
道路改造前后對比
新風路
該路段同樣是政府機關、學校、住宅區(qū)等集中區(qū)域內的重要交通次干道,路線呈南北走向。目前,新風路道路路寬不一,部分路面情況較差,磨損嚴重。本次提升改造的起點位于文明路,終點止于永福路,道路長1.225公里。
道路改造前后對比
長安街
該路段周邊樓盤林立,人口密集,是新市區(qū)重要的東西走向交通次干道。目前,長安街路面狀況一般,局部段出現開裂、爛板現象,人行道破爛,且由于車行道兩側長期被車輛臨時?空加茫囕v通行能力受到極大限制。此次改造西起于河源大道,東止于建設大道,改造全長約2.811公里。
道路改造前后對比
文明路
該路段路線呈東西走向,目前路面破損較為嚴重,局部段有下沉現象,兩側人行道破爛且存在積水現象。此次改造西起于河源大道,東止于東華路,改造道路長約 1.579 公里。文明路提升改造工程目前有兩套方案。
道路改造前后對比(方案一)
道路改造前后對比(方案二)
本報記者 黃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