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河源市革命老區(qū)河西地區(qū)“第一號烈士”謝映光
謝家驥老人向記者展示謝映光烈士的手跡。
核心提示:
明年是我市革命老區(qū)河西地區(qū)“第一號烈士”謝映光為國捐軀70 周年。昨日,烈士之子、今年78 歲的謝家驥告訴記者,記述烈士英勇事跡及收錄百余篇烈士遺稿的《碧血忠魂》一書書稿已于近日完成,將爭取在明年3 月出版發(fā)行,以告慰烈士英靈。烈士家鄉(xiāng)——東源縣船塘鎮(zhèn)李田村一些外出鄉(xiāng)賢也表示,條件成熟的話,將為謝映光烈士在李田立碑紀念。
“堂堂大國我中華,日寇侵凌布爪牙,喚醒同胞齊努力,抗日救國靠大家。”“我們愛國是揮毫,抗日言詞志氣高;大國堂堂將傾覆,英雄誰不拼槍刀!”在謝老家中,記者讀到謝映光的遺作《喚醒同胞抗日寇》時,仍覺熱血沸騰,豪氣頓生。
英雄出生寒家
1910年,謝映光出生于船塘李田,少小聰慧,喜歡吟詩作對,其私塾老師評價其“高挹群言,獨標新義”、“陳言務去,清光大來”。1927年,正值謝映光17歲時,其父遭土匪勒索致其失學,后娶妻生子,不料妻又遭土匪綁架,再次破產(chǎn),無奈之下到香港謀生。這多災多難的身世,謝映光作自嘆詩云“生身冤慘不堪提,五載逢強兩擄欺。田產(chǎn)無留還小可,父因喪失復喪兒”,但這苦難的人生并沒有壓倒他, “文章造就最堪羨,武藝學成亦可欣”,以勉勵自己奮發(fā)有力。
1933 年春,受到香港工人運動影響的謝映光從香港回到李田后,利用私塾先生的身份,暗地組織群眾抗租抗稅。1939 年4 月,東江華僑回鄉(xiāng)服務團來到船塘宣傳抗日,辦民眾夜校,教群眾學文化,宣傳共產(chǎn)黨的主張和民族解放的道理。1939 年底,謝映光加入地下黨員,喜悅之際作詩以表心跡“東團抗日駐船塘,深入李田茂蘭崗;說余自發(fā)抗日偽,屬于愛國應發(fā)揚。余獲東團此贊揚,接納加入共產(chǎn)黨。送我資料大宣傳,發(fā)揮特長救危亡。棄教從商和行醫(yī),裁縫補鞋行地理,都為宣傳救祖國,無思對己弊與利”。
獨闖縣府為民請命
1940年李田成立了以謝映光為小組長的李田黨小組,直接接受船塘黨支部管理。 1942年3月,根據(jù)地下黨的安排,他出任李田村副保長,“白皮紅心”開展革命活動,以開“家長懇親會”之名,暗地支持村民以拖為抗拒交地租、稅收、壯丁款等。
1943年是河源歷史上罕見的大旱之年,多數(shù)地區(qū)顆粒無收。謝映光只身一人到河源縣府,要求縣府落實“二五減租”。他在《進衙門請制止收租糧》詩中云:國難當頭學天祥,精忠高節(jié)救危亡;百倍信心戰(zhàn)狗官,單刀直入衙門堂。官兵抗日在戰(zhàn)場,后方支援保糧餉。旱災歉收民挨餓,應制富豪收租糧。
謝映光后任河西地區(qū)情報站負責人,以教書、行醫(yī)、做裁縫、鞋匠、經(jīng)商等身份,出入敵駐地,穿越封鎖線,組織情報搜集和傳遞工作。1946 年2 月12 日,他不幸被捕入獄,關押在船塘中學。面對“金錢”、“高官” 利誘和酷刑、槍殺的威脅,他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說道:“共產(chǎn)黨員謝映光,一生奮斗有信仰,告誡兒孫一句話,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又有:“共產(chǎn)黨員殺不光,正告頑敵莫猖狂,今殺映光我一個,頑敵狗命也不長!”3月 15日,他遇難于李田河邊。
“父親教育了我”
在謝老家中,記者注意到,一半米多高的舊書稿堆放在角落,訴說成書的艱辛。這本題為《碧血忠魂》的書稿是謝老花費了 18 年整理撰寫而成,書稿封面詩“北京危急最寒心,大國何容小國侵;愿我同胞齊奮勇,驅(qū)除暴日播徽音”,就來自于謝映光烈士的手跡。說起其中艱辛,謝老說,為尋找史料和補充烈士生平事跡,曾七下廣州,八赴惠州,前前后后走訪了包括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廣州東江縱隊研究會、中共惠陽地委黨史研究小組等多達14 個單位,還尋訪了謝映光烈士的同學、學生以及同鄉(xiāng)等。他說,這期間,父親的受刑地——船塘中學,父親的犧牲地——李田河邊,不知道去過了多少次。
他至今仍清楚地記得,1951 年冬在船塘中學上學時,寢室就分在當年父親受刑的那間屋子,整整住了一個學期,有時夜里醒來,想起父親的英勇事跡,淚流滿面,想父親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心里暗下決心,把學習搞好,絕不給父親丟臉。之后他參加工作了,一直勤勤懇懇做事,一生桃李滿天下。“父親的英勇事跡教育了我。”謝老如是說,出這本書的目的,一是為了紀念父親,二是為了教育后人。
本報記者 張濤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