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祖籍地紫金中壩孫氏宗親日前赴贛尋根憑吊先祖
核心提示: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祖籍地系河源紫金中壩鎮(zhèn)孫屋排之說,在歷經數10 年的爭議后,最終在中山先生兒媳陳淑英和孫女孫穗芳的確認下,蓋棺定論。然而,關于中山先生與三國時的吳王孫權之間是否存在同處一宗的說法,一直以來,都存在較大爭議。
日前,記者在紫金中壩鎮(zhèn)孫中山祖籍地孫屋排采訪時獲悉,經當地孫氏族人赴江西武寧縣實地核實考證證實,粵贛兩地孫氏老族譜上的共同先祖孫鐘正是吳王孫權的祖父。
孫屋排內的孫氏祠堂。
國父祖籍地的“中山情結”
1月8日下午4時許,紫金中壩孫屋排。剛剛翻閱過《孫氏族譜 ——孫中山入粵始祖友松公等世系》(以下簡稱《孫氏族譜》)的72歲老人孫碧文,站在自家客廳里,興奮地指著一幅掛在墻上的孫中山畫像自豪地對記者說,十幾歲的時候,就聽長輩說,國父孫中山的祖籍地就在自己生長的地方。
這幅被裝裱在玻璃鏡框中的畫像,是35年前文革末期,孫碧文從當地新華書店買到的。歷經35 年的歲月,鏡框上已有斑斑銹跡,但畫像依然色彩鮮艷明晰,畫中的孫中山和宋慶齡神采奕奕、風采照人。
事實上,中壩孫屋排孫氏族人都有著這種和孫碧文同樣濃厚的“中山情結”。不少族人家中,都懸掛有中山先生的畫像。
孫氏族人江西憑吊先祖
通過孫碧文,記者聯(lián)系到《孫氏族譜》副主編、退休老干部孫愛雄。今年72 歲的孫愛雄告訴記者,去年年初,在江西武寧縣羅坪鎮(zhèn)投資生態(tài)旅游的博羅商人孫中華,在該鎮(zhèn)長水村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竟與這里的孫氏族人似乎有血脈關系,而長水村“孫家大屋” 的主人孫隆泰自稱是孫權91 世孫,家中至今還保存著一塊雙龍戲珠的石匾,而這塊石匾系170 年前武寧孫氏的嫡系后裔能允、側允兄弟,從南洋送來孫氏祠堂的,這正印證了武寧孫氏從江西向南遷徙的歷程。
孫中華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向祖籍地——河源孫氏族人通報。2009 年3 月的一天,孫愛雄等《孫氏族譜》編輯一行5 人,赴贛尋根問祖,并到先祖唐末東平侯孫墓地拜祭。
在孫中山孫女孫穗芳等孫氏名流的支持下,4 年來,河源孫氏家族一直在從事百余年來的一次大修譜,而理清河源孫氏是從何處入粵,正是這次修訂族譜的一項重要任務。
老族譜里的“千年血脈”
在武寧“孫家大屋”,粵贛兩地的孫氏族人拿出發(fā)黃的族譜一一“對證”,竟發(fā)現(xiàn),“鐘公” “孫權”等共同的祖先赫然擺在族譜的最前列。千里血脈一譜連,孫碧文說,“鐘公”即孫權的祖父孫鐘,正是被粵贛兩地孫氏族人奉為共同的祖先。
據了解,孫愛雄等人在編撰修訂族譜的過程中得知,孫中山這一支孫氏族人入粵的祖先叫友松公、日洪公等兄弟,和江西武寧孫氏族人一樣,均為孫姓“樂安堂”的后裔。而“樂安堂”最早發(fā)源于山東,孫氏“樂安堂” 的遷徙繁衍歷程,大概是沿著山東-安徽-江西-福建-廣東這一路徑,還有部分族人則分布在浙江、河南、山西等地。
2009 年9 月,河源《孫氏族譜——孫中山入粵始祖友松公等世系》編輯完成,共收錄了包括鐘公、孫權、友松公、孫中山等在內的15000余名孫氏男丁。
孫愛雄告訴記者,聽武寧的孫氏宗親說,目前,山東、江西、安徽、湖北四省30 余地的孫氏族人,正匯聚在瑞昌市,進行一次跨省大修譜,得知廣東河源孫氏寄來最新的族譜,跨省大修譜編委會已要求武寧孫氏宗親將這部族譜送來,以便將廣東這一脈孫氏融合進去。據悉,五省孫氏族人的“大串聯(lián)”,將會使“樂安堂”孫氏族譜收錄的男丁以數萬計。
延伸閱讀: 國父遺言“歸葬紫金山”系指河源紫金山?
近日,《南方都市報》發(fā)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立人寫的《孫中山親自選定“紫金山”?》一文。趙立人在該文中指出,“現(xiàn)時一般記載,均謂中山陵之選址南京,完全是遵照孫中山生前遺言”,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簡單”。
趙立人認為,“南京是中山先生手創(chuàng)共和之地,奉安于此,亦足以彰顯其功績,意義重大,無論是否出于遺言,亦自有其合理性,無可非議。不過,以中國地域之廣,山岳之眾,以‘紫金山’名者,當不止一處。例如(廣東。┳辖鹂h就是因縣城外有紫金山,遂名紫金縣!
趙立人認為,“孫中山作為廣東人,又曾數次至粵東策劃軍事,對山川形勢,自必研究;其同志部屬,亦多粵東人士”,因此,孫中山了解紫金縣紫金山的可能性,當遠大于了解當時只見于冷僻古籍而幾乎無人知曉的南京“紫金山”之名。
本報記者 周煥 特約記者 劉俊鋒 葉戰(zhàn)祥
更多信息詳見河源民生論壇: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9906&highlight=%CB%EF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