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證,一個人性化的名字
核心提示
在現代信息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的今天,暫住證的辦理率直接影響著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這一現象不但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社會各界也在積極探索一種新的管理服務模式。同時,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流動人員越來越多,如何實現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也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由此, 目前正在審定的《廣東省流動人員服務管理條例》出臺后,居住證制度或將取代暫住證制度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管理部門寄希望通過居住證取代暫住證,來改變目前暫住證所遭遇的尷尬狀態(tài),推進我市的城市建設和管理,讓城市文明惠及每一位流動人口,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暫住證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健全信息網絡
事實上,現代信息化管理同樣需要采集信息源。源城區(qū)區(qū)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勁松說,目前我市推行的暫住證制度,由于辦證率低,且暫住證存在信息量少、功能單一、個人記錄連續(xù)性差、資料變動不及時等問題,使城市的“條塊管理”出現盲區(qū):流動人員常年在外,原籍地記錄不了他們的動態(tài)信息;暫住證又因信息不全與滯后,使本地政府無法及時、全面掌握流動人員狀況。這些處于“兩不管”狀況的流動人員,不但給城市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樣損害了自身在勞動力培訓、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的權益。而居住證則有望為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信息源。
居住證作為一種多功能的服務性憑證,不但比暫住證涵有更多個人信息,也必然會更受流動人員歡迎,這就有利于在全市建立一個健全的流動人員信息網絡。摸清了全市流動人員的“家底”后,才能更好地發(fā)展相關的公共服務配套。比如,有多少孩子隨父母來到了河源,本地學校能不能容納下,需要新增多少教學力量才能滿足需求?
同樣,有了相對健全的流動人員信息網絡,與暫住證相比,居住證在治安綜合管理上就能發(fā)揮出更大作用。
■“居住”體現平等權利
從“暫住”到“居住”,一字之差,體現的是對流動人員的尊重。源城區(qū)出管辦主任張文忠說,以前,很多人對辦理暫住證有一種抵觸情緒,是因為“暫住”一詞讓流動人員與我們的城市有了疏離感,讓這些人感覺受到了歧視;“居住”則體現了接受流動人員真正、平等融入城市的態(tài)度,必然會加強流動人員對河源是第二故鄉(xiāng)的認同感。
實際上,居住證不但在精神上力求體現平等,它還是集合了就業(yè)、社保、計生等信息的多功能證件。這讓流動人員能與本地居民一樣均等享受社會發(fā)展成果。以前,流動人員在我市長時間居住,他們在這里生活、工作、納稅,但因為戶籍樊籬,無法平等享受到和本地市民一樣的公共服務、醫(yī)療、子女入學等待遇。但是,居住證將使城市人口,包括城市流動人口這一群體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資源分配上獲得平等。
“流動人員對一個地區(qū)的社會經濟發(fā)展貢獻很大,應該公平地參與到資源的分配中。”陳勁松同樣認為,在現行的戶籍制度下,雖然流動人員為我們的城市貢獻了GDP,傾注了熱情,但卻無法獲得與本地市民一樣的公共服務待遇,這是另一種“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現象,所以,“我們應該采取更積極的措施,讓這部分流動人員來發(fā)展河源,建設河源,并最終融入河源!
“居住證的實施解決的不僅僅是一代人的問題!标悇潘烧J為,讓流動人員融入河源,其本身將改善我市人口的群體結構。更多新鮮的血液注入“河源人”這個大家庭中,帶來的是觀念上更多的碰撞革新,是人才層次上的豐富化,是開放性和城市化的提高。同時,居住證的實施在向流動人口打開城市文明之門的同時,還給流動人口的后代接受城市文明提供了先決條件,由此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人口素質。因此,有人稱,居住證是對現行戶籍制度進行改革的破冰之舉,是打破城鄉(xiāng)二元化體制的一次嘗試,也將有利于河源“新客家人”的壯大。本報記者 廖旭輝 蔣安春
居住證“持證人” 享受九項權益
1、享受公益性就業(yè)培訓和職業(yè)介紹服務。
2、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相關待遇 。
3、享受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4、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免費計劃生育基本項目技術服務、傳染病防治和兒童計劃免疫保障服務。
5、已經辦理居住登記的流動人員可以在居住地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年審手續(xù)。
6、已經辦理居住登記的流動人員可以在居住地辦理出入港澳地區(qū)的商務簽注手續(xù)。
7、按規(guī)定參加居住地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評定或者考試、職業(yè)(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職業(yè)(執(zhí)業(yè))資格登記。
8、已經辦理居住證登記的流動人員可以參加居住地社區(qū)組織和有關社會事務管理。
9、享受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務。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